农垦的基本概念
1、基本概念 农业垦殖。农垦,这支农业战线的“国家队”,代表着我国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可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农垦一直在亏损的局面中“煎熬”。新年伊始,农垦战线终于传来了农垦人期待已久的喜报—全年实现盈利112亿元,比上年增加 71亿元,扭转了连续5年亏损的困难局面。
2、在政策环境上,农垦目标从过去的“四个一”转向了更具前瞻性的“四个一”,即更有竞争力的产业、和谐的居住环境、社会保障和便捷的生活方式。政策优化促进了农垦竞争力的提升,如社保覆盖、医疗保障和生活保障的扩大,以及历史债务的化解,都为农垦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如3楼的朋友所说,农垦一般是指是指生产建设兵团所开垦的国有农场。全国解放后,一部分解放军战士就地转业,在当地条件较差的土地上进行农业生产,比较有名的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东北的生产建设兵团,后来在青海、四川、云南、甘肃等地成立了兵团。
4、黑龙江垦区是中央直属,归农业部农垦局。是全国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经济区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和主要分布区
光热条件优越,地带性差异显著。中国国土跨越8个温度带,适宜种植的农作物种类和熟制差异很大。除高寒气候区外,大部分地区温度条件优越,适宜种植喜温作物。 水资源丰富但分布极不均匀,水土资源不平衡,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东南部湿润地区和西北部干旱地区各占国土面积的一半。
宜农荒地资源估计共0.3535亿公顷,其中质量较好的仅0.1亿公顷左右,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内蒙古东部及新疆等地区,其余多为质量较差、开垦需要投资较大的土地,且大多又属于宜牧或宜林地,处置不当易引起农林牧业之间的矛盾。 从北到南,不同熟制之间耕地生产水平差别很大。
小麦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如河南、山东、河北等地,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合小麦的生长。玉米则广泛分布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以及西南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四川盆地。高粱和谷子主要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种植,而薯类作物如马铃薯则在西南山区和高寒地区较为常见。
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谷子和高粱。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内蒙古的广大地区,而水稻则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南。玉米的种植范围较广,但主要产地是东北平原和内蒙古。谷子主要生长在山西、陕西及西北地区,高粱则主要分布在东北。
养殖业发展状况和夏季养殖注意事项
科学的饲养外加疾病防御。现代养殖业已经开始向科学化的饲养和疾病防治发展,除了平时比较常见的疾病之外,还会有一些平时根本没有发生过的疾病。为了减少疾病的发生就必须要科学的饲养和日常疾病的防治摆在首位。
炎热夏季养鸡,鸡很容易出现热应激,所以在日常养殖过程中养殖户需注意以下几项养殖注意事项:①不要把饲料用水拌成稀粥状喂鸡。稀料容易冲淡消化液,降低各种消化酶活性,从而引起饲料消化不完全,营养吸收差,甚至会引起消化不良,这样大大降低了饲料利用率。
养殖山羊注意事项 注意放牧方法 炎热夏季,羊爱聚堆,吃不饱。上午放牧应早出早归,一般待露水刚干即可出牧。中午11时到下午3时让羊在圈内休息吃草料,催肥用壮乐康,效果好。下午可在晚7时收牧,热天要选择林荫地放牧,以防中暑。
夏季多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以下方面:充足水分、通风透气、及时遮阴、养护管理、更换盆土。充足水分 夏季炎热且水分蒸发快速,在夏季养殖多肉时,需要及时补水,避免植株因缺乏水分而干枯发黄,可以每隔三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微微湿润即可,在浇水不能将水分浇灌到多肉的叶片上面,以免多肉积水腐烂。
西电东送工程有利1降低地下水位2减轻环境污染3减轻铁路运输压力4退耕...
1、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我的理解是这样的,以后西部地区可以减少农牧业人口,因为西部贫困地区农牧民进行种植和养殖,收益远远抵不上对环境的破坏。
2、减轻了空气污染,降低了酸雨危害;增加了煤炭输出地区的收入 ⑶三峡水电站 淹没部分风景名胜和文物古迹,急流险滩景观消失;但三峡景观不会有太大变化,同时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旅游景点。
3、A(2分)(2)首先是减轻了铁路运输的压力,给京津唐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3分)其次是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大大减少,减轻了大气污染,降低了酸雨危害;再次,减少了煤炭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对铁路沿线的污染。
4、东风汽车公司乘用车生产与国外公司组建了合资企业,最主要考虑是利用品牌和技术。 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在于为东部提供电力,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图中信息表明冬春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目前,我国最大的钢铁企业位于上海宝山。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开展的
从1998年开始,中央财政开始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农业机械购置补贴。2000年以前专项名称为“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具更新补贴”,2O01年调整为“农业机械装备结构调整补助费”,2003年名称改为“新型农机具购置补贴”,每年为200O万元。
农机补贴发放时间是在每年的5月中下旬。按照国家给予的标准来看,截止到5月中下旬,全国需要有超过半数以上的省份地区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公示工作。为促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进程,国家推出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只要符合条件的用户都是可以申请的,申请之后县级农机部门对购置的补贴机具会进行审核和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从2004年开始实施。七年来中央财政的投入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近155亿,7年累计安排中央财政资金达到了357亿元,带动了地方和农民的投入约1187亿元。